• 2009-01-20 中國時報 【南方朔】

     美國歷任總統裡,被後人視為神的,只有華盛頓和林肯。效法林肯精神早已成為了後代總統宏願。由於林肯出身共和黨,布希即曾自命「林肯的黨」,但他的所為卻都是林肯的反面。而今歐巴馬就職,也以效法林肯自勉,世人也樂觀其成,希望他能成為廿一世紀的林肯,替全球帶來和平、包容與安祥。

     林肯被刺身亡,迄今已一百四十四年,林肯神話裡,最動人的乃是它的靈魂到今天都尚未安息。曾有許多值夜警衛在白宮看過林肯飄盪的靈魂,也有人在他的故鄉春田市見過他的幽靈,近代美國詩人,也出生春田市的林賽(Vachel Lindsay)就寫過一首〈林肯子夜漫步〉,詩中有句曰:

     而今他不能在丘陵墓園安息

     他仍與我們同在──有如過去一般!

     輾轉反側難以入睡的我們

     驚訝的發現,他經過了我家門前。

     他頭低垂,想著人們和列國諸王

     啊 當生病的世界在哭喊,他怎能安息?

     太多鄉民在作戰,為了他們不懂的理由。

     太多農家則在黑暗的恐怖中哭泣。

     所有好戰軍頭的罪惡讓他的心如焚。

     他看到巨艦在大海橫衝直撞。

     他那圍巾裹住的肩膀

     承擔了太多心酸,愚蠢和苦痛創傷。

     他無法安息,除非精神的黎明

     到來──歐洲閃亮的希望得到解放!

     清明同胞的聯盟,工人們的大地

     能將終極和平帶到這穀物之鄉,及山邊海疆。

     列王仍在殺戮使他覺得心碎,

     他為人們所付出的一切勞累

     似乎仍舊徒然,誰能帶來安祥和平

     到那時或許他才會在山丘再度沉睡?

     林肯已死了一個半世紀,而他的靈魂仍對這個世界牽腸掛肚無法安息。林賽的上述詩句,已成了對林肯最好的禮贊,而論林肯的偉大及堪為一切政治人物的榜樣,原因有三:

     第一,林肯出身寒微,他受正規教育的時間加起來還不到一年,他後來一切都靠自學苦讀,而影響最大的則是《聖經.新約》和《華盛頓傳》。他那真誠的謙卑,對正道的堅持,以及心靈的偉大,都因此而形成。

     第二,他在總統任內,乃是國家撕裂的危險時刻,在所有類似處境的國家,他幾乎是唯一能夠站在歷史及道德高點,試著建立共識的領袖。他談話真切而感人,沒有任何彫琢,都是自然流露。在西方,他已被公認為是繼耶穌之後第二偉大的說話人。當代林肯學權威威爾遜教授不久前在《林肯之劍:總統職位和話語力量》近著裡,就明言林肯是用他那種人間幾乎難以聽到的高度話語力量呼喚著人心跟著他攀爬到另一個境界。他用「話語之劍」,征服了人心。

     第三,林肯樸實、不做作,只是以普遍的人性標準對待一切問題。因而他遂能非常言簡意賅的掌握住政治的終極價值。他的政治哲學散見於所有談話中,而最重要的則是〈蓋茨堡演說〉。一八六三年十一月十九日,一萬五千群眾聚集在蓋茨堡戰場墓園,人群散亂,主講人是曾任哈佛校長的演說名流艾佛瑞特,他語言如花,講了兩小時,而林肯則只說了二百七十個字,這二百七十個字救贖了內戰,也提出「民有、民治、民享」這個政治終極價值。當代學者威爾士以解釋這六個字聞名,他即說「這六個字改造了美國這個國家」。由於〈蓋茨堡演說〉太過偉大,甘迺迪就職時不知如何講就職演說,他的智囊就勸他反覆去讀這篇演講,「讓自己浸泡在偉大之中」。

     歐巴馬以林肯自期,我們祝願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